英雄女干部隰志华
来源:未知|发布时间:2020-07-09|浏览次数:
1923年,隰志华出生在易县林泉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。11岁时,父母先后谢世,兄妹3人无依无靠,过着流浪生活,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志华到长峪赵家沟当了童养媳。
1938年,八路军来到易县,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翻身解放的道理。15岁的隰志华,冲破家庭的束缚,和村里的姐妹一起到夜校学习。在夜校她不但学了文化,而且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,从此,一心跟着共产党闹翻身,求解放。白天她站岗放哨,晚上在油灯下为八路军做军鞋,她成了抗日支前的积极分子。不久,她当了村妇救会主任,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,日本侵略军经常向边区进犯。赵家沟是边区的门户,处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,抗日政府对这里特别重视,对干部和民兵进行过培训,并发给了步枪和地雷,打击敌人,保卫抗日根据地。赵家沟的民兵由隰志华亲自指挥,他日夜率领民兵村头站岗,山头放哨,日军几次来扫荡,不是被民兵打伏击,就是踏响地雷,敌人的胆子越来越小了。
1944年6月的一天,日军集合近千人偷袭晋察冀一分区指挥部。民兵们早已做好了准备,日军一出动,山上消息树就向赵家沟的方向倒了。村干部马上敲锣呐喊:“鬼子来了,鬼子来了!”帮助乡亲们迅速转移到山里藏起来。隰志华带领民兵占领有利地形,准备战斗。可是,日军走到半路又返回去了。隰志华和干部们一起分析,认为,敌人返回去可能是知道偷袭被发觉,而另改时再来偷袭。他一面动员群众不要下山,一面带领民兵在路上、村边、沟口埋设地雷,防备敌人再次偷袭。
不出所料,第二天清晨,大队日军又来偷袭了,当敌人走到赵家沟村口,就踩响了民兵埋设的地雷,爆炸声中,日伪军被炸得血肉横飞,20多个敌人丧了命,被炸伤的敌人滚的滚,爬的爬,心惊胆颤地逃回了岗楼。
隰志华带领游击队赶到村口时,只见到处是鲜血,地上还躺着几匹被炸死的洋马。志华发现还有一些地雷未爆炸。她想,如果乡亲们从这里路过就有被炸的危险,必须把未响的地雷取出来。排除余雷是很危险的事,需要胆大心细,丝毫不能马虎。另外,爆炸后的现场记号乱了,尘土、杂草覆盖,余雷又难以确定位置,万一踩上不是死就是伤。隰志华分派民兵担任警戒,自己走进了雷区。她趴在地上仔细查看,发现有一处四连发地雷,只响了两个,还有两个未爆炸。他小心翼翼地清除地雷上的伪装,露出了地雷盖板和绊线,又找到四根绊线的压发板。压发板是民兵从家中拆的旧家具,因受潮,压发板上的漆把一根绊线给粘住了。隰志华在清理压发板是,轰的一声巨响,地雷爆炸了。隰志华当场身负重伤,躺在血泊中。地雷的爆炸声惊动了敌人。枪声越来越近,民兵们赶快把她背到山洞里藏起来,直到天黑民兵们才背着她向后方转移。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,她终于活过来了。
隰志华伤好出院后,参加了边区庆功大会,边区首长表扬了她的英雄事迹和英勇作战、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,并授予她“英雄女干部”“爆炸英雄”的光荣称号。
(温仲儒 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