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小英雄王璞、王二小1929年9月,王璞出生在完县野场村一个贫农家庭,乳名王三贵。父亲王三群是野场村村长。王璞11岁被选为儿童团长,做了大量抗日工作,站岗放哨,送鸡毛信,坚壁清野,拥军优属活动,样样走在前头。
1943年5月1日至7日,日军出动重兵对唐县、完县、涞源一带进行全面大“扫荡”。当时晋察冀边区九分区后方供给部驻在野场村。对于日军的“扫荡”,抗日军民早有准备,已进行了坚壁清野,并神出鬼没,伺机打击“扫荡”的日军,搞得日军惶惶不可终日。日军气急败坏,便向手无寸铁的群众进行报复。
5月7日清晨,日军在汉奸的带领下,包围了野场村的石沟一带,控制了周围山头和沟道、路口。100多村民被集合在石沟的一块地埝里,其中大部分是老人,妇女和孩子。日军施尽种种威胁、恫吓手段,让老百姓交出八路军的枪支弹药。14岁的儿童团长王璞恨得咬牙切齿,挥动着拳头冲着日军大声喊道:“没有,什么都没有!”将注意力吸引到他这边。随即,几个日本兵扑向王璞,将他拽出人群。翻译官问他八路军和粮食、军鞋藏在哪里?谁是八路军、村干部?和王璞朝夕相处的两个伤员、村妇救会主任、区妇救会领导都在人群中,王璞决心用生命保护他们。他怒视敌人,面对拷打,破口大骂。王璞的母亲张竹子也在人群中,目睹儿子的行动十分高兴,她鼓励人们:“咱们妇女们谁也不能说,反正是死,不受敌人的骗。”人们互相鼓励着,日军逼问不出一点线索,恼羞成怒,机枪向群众开始了扫射,王璞和他的母亲等118人全部惨遭杀害。晋察冀边区和完县人民政府,为王璞和死难的干部群众召开了追悼大会,授予王璞“民族小英雄”的光荣称号,号召干部群众向王璞学习,并在石沟东北的石匣岭上建造了纪念碑。
1942年9月16日,驻守阜平的日军一个小队60余人,悄悄摸到涞源县狼牙口附近的发旺沟村,妄图偷袭驻扎在这里的八路军某个机关。在山上放牛的儿童团长王二小,看到日军的行动后,立即放倒山上的消息树,向八路军报警。日军发现了王二小这一行动,把他带下山来,并逼他带路袭击八路军的后方机关。机智的王二小将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,60余名日军全部被歼。在战斗中,日军将王二小的五指剁掉后杀害为弘扬王二小的英雄事迹,由方斌作词、劫夫谱曲的《歌唱二小放牛郎》开始传唱、唱遍了全中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