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偶然机会,笔者了解到孙生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。后经多方询问得知,孙生禄的妹妹孙淑华曾在空军某单位工作,现已离休在家。经过多次联系,笔者与她预约了拜访的时间。
2008年3月19日,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。笔者登上了从保定到北京的火车,约1小时后,火车到了北京,又坐了半小时的公交车,然后来到孙淑华的家。一进客厅,笔者就见到孙生禄与他的08号战机的合影。孙阿姨端着茶水走过来,笔者见其长相与哥哥非常相似,说话很和蔼,身体很硬朗,根本不像年过古稀的老人。
“我们老家是定兴坊上村人,姊妹4人,大姐淑珍,二姐淑云,我最小,哥哥生禄排行老二。”孙阿姨不紧不慢地向笔者介绍她心目中的哥哥,透过其眼神,仿佛又回到了与其哥哥相处的日子里。
怕死才要求留下来
孙阿姨回忆道,她们的童年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。1935年哥哥被送进邻近一所免费的贫民学校读书。1945年,年仅17岁的哥哥,参加了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马辉领导的人民军队。在部队里,哥哥刻苦训练,成绩优秀。在一次战斗里,哥哥的枪突然打不响了。哥哥马上向着敌人冲过去,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,英勇地将敌人刺倒。
孙阿姨清楚地记得,1949年11月,哥哥调入北京南苑的空军6航校学习。1950年4月,13岁的她也入伍了,与哥哥孙生禄同在北京南苑空军6航校服役。当时,孙淑华是卫生处的看护员,每天上下班排着队都能见面。一个星期天,她去过哥哥的宿舍,见屋内的内务卫生整理得干净利落:飞行员们住的是地铺,白色的床单一个挨一个,上面放着豆腐块一样的被子。飞行员见他妹妹年纪小,有的给巧克力,有的给苹果,还有的给铅笔让她好好学习。有一次,哥哥训练时把手弄伤了,流了很多的血。淑华因为害怕,不敢包扎,在哭鼻子。哥哥严肃地告诫她:“你是军人了,不能哭,一定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。”
一次,孙淑华很想去看看天安门,决定请假跟哥哥一起去,很快得到批准。那天,她吃完饭就赶到速成班,见飞行员们乘坐的是大卡车,她个头小爬不上去,哥哥和另一个飞行员拉着她的手,她才上了车。她记得在大前门石狮子旁同哥哥照了个合影,后来给弄丢了。
“你哥哥要走了,去朝鲜打打仗”,卫生处的同事们给她出点子,说你让你哥哥留下当教员吧!孙淑华也想让哥哥留下,能和哥哥在一起多好啊,相互间有个照应。可孙生禄听到很生气地说:“干嘛留下?怕死才要求留下来!我要上战场,让美国鬼子看看中国空军的厉害。”哥哥坚决不改变自己的主意,孙淑华也没有办法。
说话间,孙阿姨从抽屉中拿出一叠老信封,说哥哥就是在入朝作战以后,还时常给她写信,最惦念的人是她。笔者有幸翻阅了信件,见其署名为“生路”,而不是“生禄”。孙阿姨说她入团后,连续给哥哥写了几封信也不见回音。后来,父亲从保定来信说哥哥牺牲了,1953年3月3日的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战斗英雄孙生禄的战斗事迹也得到了证实。
这时,孙阿姨眼睛有点湿润,声音哽咽着说道,哥哥在朝鲜战场上作战非常勇敢,到牺牲为止,一共先后击落敌机6架,击伤敌机1架。1952年12月3日,哥哥为了掩护集体,为了掩护战友,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,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!
为了掩护战友,壮烈牺牲
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了。党中央决定向朝鲜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。1951年10月,孙生禄随空军3师来到朝鲜战场。
说话间,时空好象又回到了当年的朝鲜战场上:
1951年11月18日,哥哥首次空战击落敌机1架。
1952年,因作战勇猛,哥哥成为全师闻名的“空中突击手”。
“1952年12月3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,哥哥是在那天下午的一次空战中牺牲的。”孙阿姨回忆道。
12月3日下午,王海率领三个中队的12架战鹰像利箭直插蓝天。当到达清川江上空时,12架战鹰与敌40多架 F—86 战斗机展开了激烈的空战,志愿军飞行员面对数倍于己的敌机毫不畏惧,沉着应战。
突然,云缝里窜出 4 架敌机,从背后向长机王海扑去。在这紧急时刻,孙生禄带领僚机向4架敌机冲去。正当他准备射击时,从右边又窜出两架敌机,向他射击。然而孙生禄还是坚定地紧追逃跑的敌机,直到把它击落。这时,后面有两架敌机跟了过来。
孙生禄准备摆脱敌机,突然看见右前方4架敌机抄近路从我机群后面偷袭过来,孙生禄冒着被敌机包围的危险,架机向敌机冲去。机群脱离了险境,而这时偷袭机群的4架敌机和原先向他攻击的2架敌机,纷纷向他扑来,并向他凶猛地射击。因于中弹太多,孙生禄的飞机受了重伤,飞机起火了,操纵起来已经十分困难。
僚机马连玉见状急促地呼喊道:“54 号,快跳伞,快跳伞!”可是,孙生禄怎能忍心丢掉心爱的飞机呢?他心里清楚,自己多坚持一会,多吸引敌机一会儿,自己的战友就有可能安全一点,就有可能多打下一架敌机。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,毅然架着熊熊燃烧的战鹰,直向敌机机群猛撞过去……
就这样,哥哥为了掩护战友,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,献出了年轻的生命!
这之后,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颁发了一条嘉奖令,追赠空军某部中队长孙生禄“一级战斗英雄”的光荣称号,并追记特等功一次。
牺牲的116名空军飞行员
有战争,就要有牺牲,对于那些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勇士,人们将永远在心里为他们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。
现在,孙生禄烈士之墓静静地安卧在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。
孙阿姨回忆道,哥哥牺牲后,父亲还受到毛主席的接见。他的英雄事迹被长春电影制片拍成了电影《长空雄鹰》,出版社还出版了宣传孙生禄事迹的书和连环画。
2002年12月3日,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。孙淑华老人将一块记录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116名空军飞行员名字的金黄牌匾献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。最值得一提的是,这块牌匾是孙阿姨和其夫邵福瑞在烈士牺牲50周年之际,历经二年之余将其整理出来献给陵园的。
孙阿姨清楚地记得,那天,她在哥哥的墓前矗立了约一个小时,眼中含着泪水。她们从北京带来一束特别的鲜花献给长眠的哥哥。花束中包括5朵给玫瑰,象征烈士的鲜血和今日之安定,3朵白玫瑰意味着烈士纯洁而高尚的革命气节,另外用12朵白菊花来做陪衬。这就喻意着哥哥牺牲的日子—12月3日。
人们不会忘记这位英雄,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来吊唁英雄。面对庄严肃穆的烈士之墓,人们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敬仰之意!